科创板6.01上会通过:(生物医药)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文共5767字,阅读时长11分钟
参考说明:
注1:以上数字以及相关信息均来自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上会稿)和最新的问询与回复文件
本文是吾攀升为您分享原创IPO的第571篇
吾点说
1.公司无控股股东,杜志江,闫志远、王伟东、董为、王建国和崔亮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杜志江先生,1972 年生,教授。杜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及教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任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江苏工大协同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2013 年至今,任发行人董事长。
3.2020 年公司获得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
4.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在19%左右。
5.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关键信息速览
1.1公司摘要与上市信息
思哲睿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医生打造智能手术工具,为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方案,让各类外科手术更精准、更便捷。
本次发行概况
本次思哲睿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目前尚未形成主营业务收入;2021年净利润-27,066.93万元;预计使用募集资金202,867.73万元。
发行保荐人(亦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收入与销售渠道
目前尚未形成主营业务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情况如下:
1.3募集资金用途
上述项目总投资额202,867.73万元,预计使用募集资金202,867.73万元。若本次发行上市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低于项目的投资总额,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解决,来源包括公司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如果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在满足拟投资项目的需求后尚有剩余,则剩余资金将根据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届时有效的有关规定履行内部审议程序后合理使用。在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项目需要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进行先期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和程序对先期投入资金予以置换。
1.4主要财务指标
1.5吾分析
-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财务数据比较情况如下:
公司2020-2022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6.31万元、103.89万元和5.94万元;2021年公司的毛利率比2020年增长56.67%;2022年比2021年下降94.28%。
公司2020-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56.18%、41.62%和38.81%;2020-2022年公司毛利率逐年下降;下降率分别为25.92%和6.75%。
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228.89万元、-6,663.26万元和-27,066.93万元.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逐年下降;下降率分别为106.36%和306.21%。
公司2020-2022年净利率分别为-4,869.39%、-6,413.76%和-455,672.22%;2020-2022年公司净利率逐年下降;下降率分别为31.72%和7,004.60%。
公司2020-2022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1,889.99万元、24,858.47万元和31,233.69万元;2021年公司的流动资产比2020年下降22.05%;2022年比2021年增长25.64%。
公司2020-2022年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019.34万元、14,243.41万元和20,773.57万元;2020-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297.32%和45.85%。
公司2020-2022年流动负债分别为1,142.43万元、4,359.66万元和9,314.18万元;2020-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281.61%和113.64%。
公司2020-2022年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525.52万元、1,164.1万元和517.94万元;2020-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逐年下降;下降率分别为23.69%和55.51%。
公司2020-2022年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0,241.38万元、33,578.11万元和42,175.14万元;2020-2022年公司所有者权益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1.03%和25.60%。
公司2019-2021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49.36万元、-9,027.05万元和-18,732.07万元;2020-2022年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逐年下降;下降率分别为760.24%和107.51%。
公司2019-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分别为7,387.59万元、-6,872.09万元和5,778.71万元;2021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2020年下降193.02%;2022年比2021年增长184.09%。
公司2020年-2022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1%,14.13%和18.91%,2020-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74.23%和33.83%。
公司2020年-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67%,-24.76%和-54.47%,2020-2022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下降率分别为58.00%和119.99%。
科创亮点
2.1企业科创地位
近年来,公司获得的主要资质、奖项及荣誉如下:
2.2企业科创投入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具有丰富的手术机器人设计开发经验。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240 人,占员工总人数的 51.61%。
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构成情况如下:
2.3科创标准分析
(一)发行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行业领域
公司所属行业领域 | 新一代信息技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公司属于其中规定的“生物医药领域”之“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及相关服务”行业。 |
高端装备 | ||
新材料 | ||
新能源 | ||
节能环保 | ||
生物医药 | ||
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 |
(二)发行人符合科创属性指标
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 是否符合 | 指标情况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5%,或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6000万元 | 是: 否: | 2020-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889.53万元、6,062.97 万元和15,381.91 万元,累计24,334.41万元 |
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的比例≥10% | 是: 否: | 公司 2022 年末拥有员工总数 465 人,其中研发人员 240 人,占比 51.61% |
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5项 | 是: 否: | 公司目前共计拥有 43 项发明专利,均可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 |
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3 亿 | 不适用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第 2.1.2 条第(五)项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故不适用 |
发行人选择的上市标准:
公司符合并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2.1.2 条第(五)项等规定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 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2.4盈利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尚未实现商业化销售。
未来,公司拟采用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两种销售模式下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主要为医院等医疗机构。在经销模式下,公司会与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经销商的区位优势与业务网络,缩短终端医院的开发周期,提高对终端医院的响应速度,提升后续维护能力。公司可以通过经销模式加快资金回流,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对于直销模式,公司的直接客户主要为医院等医疗机构。公司自建销售团队,负责商机挖掘、意向确认、条款谈判、招投标流程等一系列销售活动。直销模式下,公司与医院直接沟通合作内容,便于把控服务质量、稳定客户关系、树立品牌形象。
在推广模式方面,公司将以自主推广为主。主要通过自行举办经销商会议、定期培训和手术演示等以及参与其他机构举办的国家级及省级行业展会、学术会议进行产品宣传和推介。
在售前和售后服务方面,公司为增强市场拓展力度和提高产品交付前后的服务质量,制定了各类销售规章制度以规范操作销售、培训、维修、定期维护、反馈处理等服务流程,从而为客户提供整体售前售后一体化服务方案。
问询与回复
3.1上市进程
3.2问询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额累计亏损,发行人康多机器人 SR1000面临商业化推广,康多机器人 SR1500、SR2000 处于型式检验阶段,其余四款产品正处于产品样机开发阶段,且公司新建厂房工程,资金需求持续增加。
请发行人说明:结合商业化推广、研发管线、厂房建设等情况,分析公司目前货币资金是否充足、账面资金是否存在受限情形,未来公司拟融资的具体方式和计划。
回复
发行人说明:结合商业化推广、研发管线、厂房建设等情况,分析公司目前货币资金是否充足、账面资金是否存在受限情形,未来公司拟融资的具体方式和计划。
1、结合商业化推广、研发管线、厂房建设等情况,分析公司目前货币资金是否充足、账面资金是否存在受限情形
2023 年至 2025 年,发行人预计资金需求如下:
未来三年,公司预计资金需求较大。公司将主要通过新增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及核心产品的商业化来获得资金,以满足持续扩大的资金需求。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发行人账面货币资金、银行理财产品及信托产品余额合计 3.92 亿元,账面资金不存在受限情况。发行人厂房建设已基本完工,土地、厂房及设备等主要资产不存在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的情况,信用状况良好。
公司核心产品康多机器人 SR1000 已完成泌尿外科上尿路注册临床试验并于 2022年 6 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SR1000 在泌尿外科下尿路的注册临床试验已于2022 年 8 月完成,并已进入注册申请阶段,该适应证获批后,SR1000 可适用于全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操作。此外,SR1000 在妇科、普外科的注册临床试验也已启动,目前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发行人产品商业化工作有序开展,预计 SR1000 将于 2023 年起产生收入,为发行人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
此外,发行人正在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如果发行人顺利上市,也将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补充公司资本金,用于支持公司商业化推广、研发管线、产业化建设。
综上所述,结合商业化推广、研发管线、产业化建设等情况,并考虑潜在的融资渠道,发行人目前的货币资金能满足未来一定可预测期间内的运营需求,且发行人已在招股说明书 “第四节 风险因素”中披露因资金状况受影响引发的相关风险。截至本问询函回复签署日,发行人账面资金不存在被冻结等受限的情形。
2、未来公司拟融资的具体方式和计划
发行人计划未来主要以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渠道。
股权融资方面,凭借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富有竞争力的手术机器人研发实力,发行人已于 2022 年 2 月完成了一轮私募股权融资,由深创投、龙江基金等投资方入股,融资规模 3.60 亿元。发行人此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金额为 20.29 亿元,若上述募资计划能顺利实现,募集资金能够满足发行人未来几年的商业化推广、研发管线及产业化建设相关资金需求。若此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失败,发行人将继续寻求其他股权融资机会,以满足后续研发所需的资金需求。
银行贷款方面,发行人土地、厂房及设备等主要资产不存在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的情况,信用状况良好。发行人将综合考虑本次 IPO 的推进速度、贷款的资金成本和公司的短期资金需求等因素,择机申请银行贷款。
此外,公司可依托自身技术,在不影响产品管线开发进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应对资金需求。
根据招股说明书及申报材料:(1)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形;(2)报告期末研发人员人数为 237 人;(3)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 2,862.44 万元、2,889.53 万元、6,062.97 万元和 6,928.62 万元,除股权激励外,职工薪酬、材料款等增长明显;(4)SR1000 项目自 2013 年起累计研发投入为 18,264.30 万元,该项目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 2021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占累计投入的 51.60%;(5)主要项目研发项目的预算金额是已发生投入的数倍;
请发行人说明:各项目研发周期情况,研发预算远超累计投入的原因和合理性。
回复
发行人说明:各项目研发周期情况,研发预算远超累计投入的原因和合理性。
1、各项目研发周期情况
手术机器人作为集多项现代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高端医疗装备,具有专业性强、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研发周期覆盖了从设计研发(方案设计、原理样机、产品样机)、型式检验、注册临床试验到开发完善及注册的全部研发阶段。发行人各项目研发周期情况如下:
2、研发预算远超累计投入的原因和合理性
发行人各项目研发预算与累计投入金额情况如下: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研发预算远超累计投入的原因主要系:
(1)康多机器人 SR1000 项目于 2013 年启动研发工作,SR1000 已完成泌尿外科上尿路注册临床试验并于 2022 年 6 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SR1000 在泌尿外科下尿路的注册临床试验已于 2022 年 8 月完成,并已进入注册申请阶段,该适应证获批后,SR1000 可适用于全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操作。此外,SR1000 在妇科、普外科的注册临床试验也已启动,目前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
从 SR1000 项目历史期间不同研发阶段的投入金额来看,设计研发、型式检验、注册临床试验、开发完善及注册 4 个阶段的投入金额占比分别为 16.87%、18.52%、47.80%及 16.81%,其中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和开发完善及注册阶段的金额支出占比较大,截至报告期末发行人完成了泌尿外科肾部分切除术及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注册型临床,鉴于后续该产品仍需要在妇科、普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开拓产品的适应证,且每个科室均需进行若干术式的注册型临床,故预计未来仍将发生较大的临床相关支出。
(2)康多机器人 SR1500/SR2000 项目于 2021 年底立项,目前处于型式检验阶段。海内外同行业企业基本保持 4-5 年左右新一款产品的更新节奏,比如美国直观外科公司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产品经过超 20 年已更新到第四款型号;天智航历经十年的研发周期,完成三代产品的研制,从第二代机器人开始,研发周期一般在 3-4 年。康多机器人 SR1500/SR2000 预计于 2025 年底前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胸外科等应用科室完成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获批,以 SR1000 项目历史期间不同研发阶段的投入金额作为参考,预计未来仍有较大的研发投入支出。
(3)经自然腔道及其他专科手术机器人项目已完成原理样机开发,目前尚处于早期产品样机开发阶段,预计于 2025-2026 年陆续在相应的应用科室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故未来仍有较大的研发投入支出。
(4)内窥镜项目于 2022 年初立项,截至报告期末处于型式检验阶段,目前已提交注册申请,预计于 2023 年上半年获批注册证,后续主要将发生样机制造、性能提升等研发支出。电动内窥镜持针钳项目已获批注册证,其累计投入金额与预算不存在较大差异。
(5)由于未来疫情对研发进程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下,人工、物料等成本均存在提升的可能性,故管理层在规划预算时予以一定空间考虑。
综上所述,发行人各项目的研发预算具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