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激动!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3、2、1发射!”随着倒计时的结束,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
这次发射是大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任务。此次发射,必将在大陆航天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神州十六号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载人工程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次发射。那么,此次神舟十六号发射与之前又有着什么不同,又有何看点呢?
作为新批次的载人飞船,神舟十六号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首先是使用国产元器件代替进口元器件。中国制造闻名全世界,可想而知,用于航天的器件无论是从质量还是其他方面肯定都是无可挑剔的。其次是对飞船的仪表面也进行了改进,让航天员操作起来更快,更方便。
技术的升级,为神州十六号提高了更稳定的性能水平,大大提升了飞船的整体能力。神舟十六号的成功发射,也预示着中国航天事业将进入更加广阔的领域,也将会推动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地位。中国空间站必将迎来新的阶段,这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质的飞跃。
截至到神舟十六号,中国已将16人次送往太空,真正实现了古代人“嫦娥奔月”的美好期许。相比以往乘组,这次的乘组就精彩的多了,因为它其中包含了3种航天员类型。神州十六号乘组将由第一批航天员领衔出征,同时还将有第三批航天员首次亮相,可以说二者肯定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也是中国航天人的一次华丽绽放。
神州十六号此次使用的标识也值得一提。整体设计取用中国神话传说。并取自《逍遥游》中的名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飞的极高、极远,正符合我们对神州十六的美好祝愿,希望它飞的高而稳。另外飞船的整体还使用深蓝色为主色调,象征着对天空的探索。整个标识设计简洁明了,凸显出中国航天的创新和领先地位。
神州十六此次主要是完成与神州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神舟十六号的成功发射,让其他国家看到了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力量,将促进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探索太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神舟十六号此次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将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太空,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更多数据和信息。
当老百姓看到又一载人飞船飞上天空,心中是既兴奋又觉得理所应当。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是因为我们在之前已经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证明了自己。但是胜利却来之不易,为了能做到今天这个成绩,我们已经不知在这条道路上吃过多少苦了......
回顾往昔
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为探索太空而做努力,多少国家曾看不起我们,说我们一定做不到,多少国家打击我们的积极性,但我们是不服输的中国人,种种困难岂能打到我们。我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现在。
中国航天从0-1的这条路走的太难太难了。从无到有,中国漫步太空的脚步越来越自信且从容,但其中的艰辛谁又能知道?遥想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向太空跨出的第一步,这无疑是中国人对太空发出的第一声友好问候。随后几年,先后发射了神州二号、神舟三号和神州四号飞船,一步步的为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终于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在轨飞行14圈并安全返回地面。杨利伟首访太空,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他是整个中国的骄傲。或许,这如今看来似乎是有点“不足挂齿”,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无疑是跨越历史的一幕。
它标志着大陆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民族探索天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这对增强国威,增强军威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此之前大陆虽然向太空发射过飞船,但载人,这是之前没做过的新尝试,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未知的航天之旅,失重、低压等环境的严峻考验无一不在挑战航天员的极限。这一切,即使对于经验非常丰富的杨利伟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为此,杨利伟做了大量的准备。在太空需要用的离心机,我们都知道,离心机的速度很快,即使不危及生命,它的速度也会让人非常难受。在经过多次训练之后,杨利伟掌握了规律,面对突发状况也能够从容的面对。
他说到有很多是有技巧可谈的,并不是用蛮力就可以,就像离心机,你要找到离心机的规律并慢慢的随着它的规律调整自己。他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总结经验。由于训练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想要学到更多的东西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为此杨利伟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个摄影机,将东西记录下来,空闲时间继续学习,继续练。除此之外,其他的训练,杨利伟也都十分顺利的通过,这离杨利伟飞天,离中国人的飞天梦更近了一步。
当时大陆的航天技术还不够成熟,只能自己一步步探索。对太空的未知,和怀揣着探索的理想,神舟五号发射了。在正式升空的那一天,飞船在升空3万米的位置出现了突发情况,杨利伟虽然紧张但只能咬牙坚持下去。十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杨利伟当时心情非常激动,他强压这份激动,继续有条不紊的操作。神舟五号的此次载人航天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在外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次简单的载人飞船,但我们为此刻已经等了太久太久。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向国人展现了特别能吃苦、不放弃、不服输的中国精神,更是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证明了中国是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国家。
太空中的“她力量
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用“中国速度”诠释了自己。在此,每一位宇航员都让我们骄傲自豪,其中女航天员的出现更让我们为之动容。
自03年杨利伟首次“飞天”再到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女性的力量也在此时不断的展现出来,实现了“女子也顶半边天”的古话。在神五之后的十年内,大陆的宇航员全都是男性。因为想较于女性来说,男性的各方面素质会显得更加优秀,似乎更容易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不过在2012年,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从小刘洋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尊敬师长,与同学相处愉快,在学习上那就更不用说,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她的父母都是从事机械事业,在她的小时候,相较于其他的小伙伴,那些精密的仪器和器械似乎比精美的洋娃娃更加的吸引她。小小年纪的她便展现出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长大后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刘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神圣的共产党员。刘洋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同时也是对天空的向往,她报考了长春飞行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考了进去,成为了空军的一员。刘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每次交代她的任务她都能完成的十分出色,这些都被领导和同时看在眼里。不多时,刘洋成为航天员的机会就来了。
当时,大陆正在招募第二批宇航员,很幸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刘洋成为了其中一位候选人。不过想要成为优秀的宇航员,不仅是素质优秀就可以胜任的,还需要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素质。况且一般来讲,女性的各项身体素质和男性相比确实吃亏。
但她并不会轻易放弃,自此,刘洋开启了严酷的训练。对航天员而言,出舱活动训练是强度最大的训练,而水下训练更是重中之重,第一次参加航外服水下事业,刘洋穿着比自己体重重大2倍的服装工作了三四个小时,训练结束后,身体已经快吃不消了。而且出舱活动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刘洋就自己给自己“偷偷”加练,她来到最早,走得最晚。
每一次刘洋都咬牙坚持,默默的给自己加油打劲。就这样经过了2年多的刻苦训练,刘洋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宇航员登上了太空。不仅实现了她从小的太空梦,也让人们见识到的女子的力量,她甚至可以称的上是太空上的“花木兰”!
一次又一次的载人飞船的发射,不仅让我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是国人骄傲与自豪的象征。不难看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必将前程无限,虽然未来将会迎来更多的挑战,但终将会化作辉煌的垫脚石。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