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前沿

用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拍摄黑洞,这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失望攒够了就放手吧720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有一种天体让人们既敬畏又好奇:它能够吞噬一切物质和光线,使之消失在无底的深渊;它能够扭曲时空,使之变得诡异而不可思议;它能够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喷流,使之闪耀在漆黑的夜空。这种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黑洞。

用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拍摄黑洞,这是怎么做到的?

什么是黑洞?

黑洞是一种极端强大的引力场,它能够吞噬任何物质和光线,使它们无法逃逸。黑洞的边界叫做事件视界,它是一个不可逆的点,一旦进入就无法返回。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漏斗,只有进去没有出来。如果你不幸掉入了一个黑洞,你会经历什么呢?首先,你会感受到越来越强烈的重力拉扯,这会导致你身体被拉长和撕裂,这个过程叫做潮汐效应。然后,你会看到周围光线变得扭曲和变色,这是因为光线在强烈引力下发生了偏折和红移。最后,在你到达事件视界之前,你会看到整个宇宙历史在你眼前闪过,这是因为光速有限而时间流速加快造成的。当你穿过事件视界时,你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并且注定要面对一个未知而可怕的命运。

用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拍摄黑洞,这是怎么做到的?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那么,这样神秘而恐怖的天体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类似于黑洞的现象:当我们把气球吹得越来越大时,气球内部压强也越来越大;当我们把棉花压缩得越来越小时,棉花内部密度也越来越大。同样地,在天文学中也存在着压缩和密度增加的过程:当一颗恒星耗尽了核燃料后,它就会失去平衡而坍塌;当一颗恒星坍塌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形成一种新型态: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

白矮星是由电子压力支撑起来的紧凑天体;中子星是由中子压力支撑起来的更紧凑天体;而当恒星坍塌到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叫做史瓦西半径),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支撑起来了——它就形成了一个黑洞。

用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拍摄黑洞,这是怎么做到的?

黑洞有什么作用?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黑洞本身(因为没有光线从中逃出),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来推断它的存在和特征。黑洞对周围星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引力和辐射。

黑洞的引力可以扰动周围恒星的运动,甚至吸收或撕裂一些恒星。例如,在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质量约为四百万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它被称为人马座A*。科学家通过观测一些靠近它的恒星的轨道,发现它们受到了强烈的引力影响,有些甚至被黑洞拉扯成椭圆形。有一颗恒星,叫做S2,它每16年就会绕着黑洞飞一圈,速度达到了光速的百分之十几。在2018年,科学家观测到了S2最接近黑洞时的情况,发现它的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这是由于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红移效应造成的。

用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拍摄黑洞,这是怎么做到的?

黑洞也可以通过吸积盘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这些辐射可以影响星系的气体和尘埃,促进或抑制恒星的形成。当一些物质(如气体、尘埃或恒星碎片)被黑洞吸引时,它们不会直接掉入黑洞,而是会在黑洞周围形成一个旋转的圆盘,叫做吸积盘。由于物质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吸积盘会变得非常热,从而发出强烈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这些辐射可以被望远镜探测到,并且可以用来推断黑洞的质量、自转和温度等信息。有些黑洞还会从两极喷出高速的粒子流,叫做喷流。这些喷流可以延伸到数千光年的距离,并且与星系间介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射电波、伽玛射线等高能辐射。

如何观测黑洞?

除了观测黑洞对周围物质和辐射的影响外,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法来探测黑洞:那就是观测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引力波是由于时空扭曲而产生的波动,它可以在宇宙中传播,并且带有关于源头的信息。当两个黑洞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形成一个旋转的二体系统,并且不断地释放引力波。当两个黑洞最终合并时,它们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引力波信号,叫做“啁啾”,这是因为它的频率和振幅都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这种信号可以被地球上特殊设计的探测器捕捉到,并且可以用来计算出黑洞合并前后的质量、自转和位置等信息。

用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拍摄黑洞,这是怎么做到的?

在2015年9月14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这也是第一次证实了黑洞合并的存在。这个信号来自于距离地球约13亿光年处两个质量分别为36和29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合并产生的一个质量为62个太阳质量的新黑洞。这次探测是由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完成的,并且在2016年2月11日正式公布。此后,LIGO和欧洲处女座引力波天文台又陆续探测到了多个来自于不同距离和方向的黑洞合并信号,并且提供了更多关于黑洞性质和分布的信息。

除了引力波外,还有一种更直观但更困难的方法来观测黑洞:那就是拍摄黑洞本身。虽然我们无法看到事件视界内部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可以看到事件视界周围发生了什么:当光线从事件视界附近经过时,它会受到强烈的引力透镜效应而发生偏折;当物质从事件视界附近落入时,它会受到强烈的多普勒效应而发生频移;当事件视界后面有亮源时,它会被事件视界遮挡而形成一个阴影区域。

用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拍摄黑洞,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效果都可以用来描绘出一个类似于轮廓或剪影的一个类似于轮廓或剪影的图像,叫做黑洞阴影。黑洞阴影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黑洞的质量、自转和周围环境的光线分布。如果我们能够拍摄到黑洞阴影,我们就能够验证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的预言,并且更深入地了解黑洞的本质。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能够吞噬一切物质和光线,使之消失在无底的深渊。黑洞的形成、结构和影响都是科学家们长期探索的课题。通过间接的方法,如观测黑洞对周围物质和辐射的影响,或者观测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很多关于黑洞的信息。但是,直到最近,人类才第一次直接“看到”了黑洞,这是通过利用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拍摄到的黑洞阴影实现的。这张图像不仅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有效,也揭示了黑洞及其周围环境的复杂物理过程。这是人类科学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通过国际合作和创新技术所能达到的惊人成就。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关于黑洞和宇宙奥秘的发现和图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