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因亟需转换新赛道以应对经济压力,惯以囤积技术的美国近期已经先后推出OPEN AI、核聚变净能量增益、室温超导等直指颠覆性突破的科技成果,对一直谨慎的“脑机接口”技术的审批放行也将是大概率事件,而同样在此领域布局深耕的中国需要趟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以应对竞争。
学界和产业界关于“脑机接口”的通行定义和技术演化已经基本趋同,相关技术研发已经逐渐提速,但这项“上头”技术目前仍存在无解的“感染”和“污染”难题,本轮该领域的技术爆发难言完美。不过这也给了部分国家继续深耕、扩大领先的机会。大陆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已经取得部分成果,但高端人才的缺失与快速流失可能导致进程滞后。
脑机接口技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本质都是“脑-机”交互与“人机一体化”“数字化生存”。不止于现行技术已较为成熟的康复医疗场景,脑机接口技术还可与教育、娱乐、出行、家居等多个行业深度结合,业态丰富且极具可塑性演进,巨大的市场潜力亟待兑现,有望在十年之内迅速达到千亿级美元市场规模。
目前,大陆正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展开全球脑科学竞争战略高地建设的竞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均对脑机领域企业在产业政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并收获一定成效。
各国企业已经展开对脑机接口场景的新探索。在电动车、火箭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功的埃隆·马斯克试图以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再度占据行业领跑地位,如其得到批准将在本年度内实现人体临床试验。另一家得到比尔·盖茨、杰夫·贝佐斯这新老全球首富资金支持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Synchron已经在为患者提供服务,该公司也被视为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的最强对手。
国内企业中,华为于去年11月与天津大学一道申请了“人机交互方法、人机交互装置及存储介质”的专利。今年2月,中国信通院联合数十家高校、机构和企业成立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旨在聚合力量与国外同行展开竞争。
年轻科学家培养与资助资源少是脑科学领域的一大痛点,这在大陆脑机接口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该领域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殊为不易,且因过程“污染”问题始终“无解”,脑机技术可落地的新场景面临市场化困难,国内资本普遍的耐心不足致使高端人才正逐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