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人们又看到他小心地用左脚踏上月球;然后,右脚也踩在月球上了。这是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22点56分20秒,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用肉眼第一次清晰地看到月球是灰色的,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还有远方荒凉的山脊。
正文: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成功。同年,苏联又发射了带着一条狗上天的第二颗人造卫星。眼看着苏联在太空科研领域领先了,美国政界一片哗然。被称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特勒痛心疾首地说:“美国输掉了比珍珠港更重要的战役。”
1961年,苏联“东方”1号字宙飞船载着加加林少校进人太空后,从政治与军事因素考虑,美国已下决心在宇航方面超越苏联,于是,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青尼迪宣布了在10年内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
8年过去了。1969年7月16日清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即将发射。3名宇航员并排躺在指令舱内。他们是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3人都是39岁,这次承担的是人类登上月球的使命,“阿波罗”11号字宙飞船分为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部分。指令舱是宇航员工作生活的地方。服务舱下面装着火箭发动机,修正飞船轨道,进入月球轨道及脱离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等,都得由它来完成。登月舱可以与指令舱对接,是宇航员从飞船到月球的“摆渡船”。
“阿波罗”11号宇宙
飞船高25米、直径10米、重约50吨。它将由长85米,如同一座36层高的大楼似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上天。美国东部时间9点32分,“土星”5号点火,火箭下橘红色的火焰与白色的水汽团一齐出现。它托着“阿波罗”11号上升,很快从地球上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美国的休斯敦航天控制中心与“阿波罗”11号始终密切联系着。从“土星”5号一、二级火箭的相继脱落,到第三级火箭点火,“阿波罗”11号进人奔月轨道,一切都进行得十分正常。这一次美国终于超过了苏联。经过76小时16分钟飞行,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已穿上专用登月服装,打开通道,坐入登月舱。宇航员科林斯则留在“阿波罗”11号内。阿姆斯特朗按照原先计划的时间,启动登月舱的驱动火箭。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逐渐向月球降落。眼看离月球距离只有150多米,休斯敦航天控制中心提醒阿姆斯特朗:再有60秒钟,燃料将用完!阿姆斯特朗镇定地用人工操纵杆调整登月舱着陆地点。庆幸的是登月舱终于越过巨石堆,火山口,4只支脚平稳地插入月球表面的尘粒中。登月成功了!退着钻出登月舱舱门,奥尔德林则用摄像机拍摄他踏上月球的每一刻。“我现在站在登月舱舷梯的最下面一级板上,登月舱支脚的底盘已陷人月面三四厘米,月面上好像密布着细小的砂粒。景色真美。”阿姆斯特朗这么说道。地球上的人在电视机前也听到他的这番话。
随后,人们又看到他小心地用左脚踏上月球;然后,右脚也踩在月球上了。这是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22点56分20秒,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用肉眼第一次清晰地看到月球是灰色的,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还有远方荒凉的山脊。奥尔德林完成了规定的摄像任务和登月舱随时起飞的准备工作后,也走出登月舱,踏上月球。他们俩逐渐适应了在月球上行走,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活动了2个小时20分钟。他们在月球上安置了月震仪、激光仪等专用仪器,在砸进月球表面的一根特制的金属旗杆上展开特制的美国国旗,收集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的标本。然后他们又将一块不锈钢牌立在月球表面上。这块钢牌上,是用黑色合成树脂塑料压出来的地球东、西两个半球的平面地图。上面还有一段英文:“公元1969年7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我们谨代表人类来这里进行一次和平之旅。”下面署名的是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等人。
结语:1969年7月28日,“阿波罗”11号平安返回地球。这次登月计划的成功,是当代人类科技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探索宇宙领域未知世界的一个里程碑。正如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所说的:“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一步是很小的,可对于人类来说,这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