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前沿

国际空间站将在十年内退役,人类将如何处理它的“尸体”?

作者:走遍远界君

国际空间站从1998正式建站以来,已经过了20多年。它也即将到了退役的时间点了,那么人类将如何处理它呢?

国际空间站将在十年内退役,人类将如何处理它的“尸体”?

国际空间站介绍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

国际空间站于1998年正式开始建站,于2010年开始进入全面使用阶段。现在主要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共同运营。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项目主要由NASA、Roscosmos、ESA、JAXA和CSA合作进行,涵盖物理科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技术开发与验证、人体研究、地球与空间科学以及教育活动与推广6大研究领域。

国际空间站退役后将如何处理

航天器退役后一般都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将它送入国际规定的“太空坟场轨道”。这个轨道在同步轨道环上空300公里处,专门用来搁置太空垃圾。另一种方式就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脱离原本轨道,坠落大气层,使其焚毁殆尽。

但是国际空间站不同于普通的卫星,它有400多吨。送入“坟场”是十分困难的,直接坠落大气层也很难完全焚毁,最终坠落的残骸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危险。

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处理它呢?

2022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计划在2031年摧毁国际空间站(ISS),残骸将沉入南太平洋的无人区“尼莫点”(Point Nemo)。

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精准摧毁,沉入海底了。

还有一些想法是关于回收空间站的,但是空间站根本没有隔热外壳,不具备回收的条件。

也有些人认为可以将其翻新改造用于商业,比如发展太空旅游产业。但是想要翻新空间站是需要巨大的投入的,而且收益也可能不乐观,目前看来是没有机构愿意接手运营的。

估计就是按计划行事了。

国际空间站将在十年内退役,人类将如何处理它的“尸体”?

国际空间站的科学发现

  • 阿尔法磁谱仪(AMS):AMS已经收集了超过900亿宇宙线事例,更多的数据分析还在进行中。丁肇中报告的AMS最新结果涵盖多种宇宙线粒子的精确独特的数据,包括在宇宙空间测量的正电子流强和正电子比例,反质子—质子比,以及电子、质子,反质子、氦核以及其它核子的流强。
  • 双胞胎实验:一个留在地球,一个进入空间站。最终得到有关端粒长度的发现。
  • 空间DNA测序:在空间对活体生物进行基因测序。
  • 空间蔬菜种植:研究植物对重力的感知和回应,改善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并提高产量。

总结

在全球范围内,当下太空中也就只有两个空间站。一个是国际空间站,另一个是中国空间站。随着国际空间站的坠落,将会迎来中国空间站的时代。

国际空间站所创造的价值也将永矗于人类科学进步的历史之路上……

国际空间站将在十年内退役,人类将如何处理它的“尸体”?

关注我,带你观察更大的世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