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前沿

10w+网友追更“八卦”?这位90后,把“技术流”玩明白了→

作者:中国青年网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我们这一生或许都无法离开地球

但难道我们就不能以自己的方式

接近、认识甚至触摸

地球以外的宇宙了吗

刘博洋的答案是否定的

从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后

刘博洋又在

西澳大学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

取得天体物理博士学位

不过之后,他没有进入科研单位

而是成了一名科普创作者

他写科普文章

也在抖音和西瓜视频上做科普内容

10w+网友追更“八卦”?这位90后,把“技术流”玩明白了→

刘博洋科普作品入围金秒奖最佳科学科普类中视频

今年8月

他利用自己编辑的

光学识别追踪程序

拍摄到了当时世界范围内

最清晰的“土”字型中国空间站影像

在自己的科普账号上

刘博洋以自己的方式

建造出了一艘搭载普通人的宇宙飞船——

在他看来,这些微小的旅行

或许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

但它依然意义非凡

做科研还是做科普?

高中时,刘博洋加入校天文社

他得以有机会跟随市级天文协会

一同到野外考察

那是第一次

刘博洋用他们的镜头看到了银河

他回忆:“深深浅浅的星链就像一条溪流

充满了像绒毛一样细腻的质感

有的亮一些,有的暗一些

它们都是很遥远的恒星啊

看到它们那一瞬间

你的眼睛里

又瞬间充盈了无数的细节”

10w+网友追更“八卦”?这位90后,把“技术流”玩明白了→

△这是刘博洋的天文摄影作品《彩月》。他将月面图像与月面元素分布相比较,发现红色、蓝色区域与富铁、富钛区域高度匹配。

2007年,刘博洋

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

出于从高中起就对天文学会建立的情怀

刘博洋加入北大天文社“青年天文学会”

开始面向校内外同学做科普

到了2020年8月底

刘博洋提交了博士论文

此时的他做科普

得到了不少人很认可

最终他选择了从事天文科普工作

“希望能播撒热爱天文的种子

让更多人去看看满天星光”

今年3月,刘博洋正式开始

做抖音和西瓜视频账号

他将自己称为天文老博士

同时将自己的内容戏称为“天文八卦学”

10w+网友追更“八卦”?这位90后,把“技术流”玩明白了→

科学其实并不遥远

“最远的星星距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天眼怎么找外星信号?”

“上天拍的月亮怎么这么扁?”

刘博洋的账号里

既有这些“平易近人”的知识点

也有不少对天文学最新研究的解读

对于刘博洋而言

这样的“翻译”就好比

给普通人建造通往外太空的台阶

而科普的痛点与难点都在于

这台阶的密度与高度不容易把握

10w+网友追更“八卦”?这位90后,把“技术流”玩明白了→

刘博洋说,

看一个科学家是否

彻底理解了自己的研究

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是

看他能否在30秒内深入浅出地讲出来

而既然学界对科学家有这样的要求

反过来也证明了科学其实并不遥远

“它是可以被普通人去理解

它只是需要工具”

为中国空间站拍“写真”

今年是中国空间站密集建设的一年

刘博洋想实现

中国人记录自己空间站的愿望

如今回忆

那的确是一段“爆肝”的旅程——

自3月18日决定自主开发程序起

刘博洋便开始了没日没夜写程序的日子:

熬夜到早上五六点

中午起床后调试设备

傍晚空间站过境时去户外实测

晚上继续熬夜修改

经历多次失败、反复修正之后

4月20日凌晨四点

当中国空间站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

穿过河北衡水郊外的长空时

刘博洋终于拍到了清晰的画面

10w+网友追更“八卦”?这位90后,把“技术流”玩明白了→

这些细节,就像一个个微型纪录片

储存在刘博洋的账号上

电脑在最关键时刻死机,他会懊恼

抓住不可复制的瞬间拍下了画面

他会挥拳庆祝

……

这也是刘博洋希望观众看到的

不仅有最终结果

也有天文人的情感

10w+网友追更“八卦”?这位90后,把“技术流”玩明白了→

△刘博洋和团队在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站旁展示拍到的中国空间站。

星河闪耀

光落在刘博洋眼中

恰如他对天文的热爱般璀璨

他说:“知道宇宙是什么样

然后去活一辈子,

与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样

然后浑浑噩噩地活,截然不同”

他希望

“用更多方式探索星空

把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故事

讲给每个人”

致敬这份赤诚与坚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